四川自贡:8.2万建房保证金退还记——落马官员的“权力遗产”政策

时间:2025-07-12 17:29:00

老屋坍塌,却被一纸“保证金”卡住新房

2021年9月,四川自贡大安区回龙镇狮子村。廖云聪家半边坍塌的土坯房里,霉斑爬满裂缝纵横的墙面。全家人掏出积蓄准备在原址盖新房时,村委会甩来一纸铁律:“先交1万保证金,挖机才能进村!” 儿媳咬牙掏了这笔钱。新房拔地而起,保证金却石沉大海。三年间,廖云聪十七次踏进村委会大门,回应永远是“账没核清”;六次找到镇政府,办事员眼皮都不抬:“材料放着吧。”直到2024年秋,她在镇纪委办公室拍响桌子:“当官的坐牢了,他们立的规矩凭什么还卡着老百姓的血汗?”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政策明令禁止,镇政府却顶风收费

政策与执行的撕裂

2020年12月,大安区明文规定:取消建房保证金制度,新规2021年1月1日生效。 然而,回龙镇时任党委书记宋某某和镇长雷某某,却在2021年1月私下拍板:“继续收!每户至少5000元。” 讽刺的是:这两名制定者早在2021年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2022年已判刑入狱 。但他们留下的“土政策”,仍在榨取村民血汗钱。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收钱容易退钱难

2021年至2024年4月,回龙镇21户村民被收取15.4万元保证金。尽管其中10户的7.2万元最终退还,但包括廖云聪在内的11户,8.2万元始终“卡”在村委会账户。一名村民苦笑:“干部落马了,他们的‘规矩’倒活得挺结实。”

纪委介入掀开基层治理“信用欠账”

2024年10月,回龙镇纪委启动核查。一查触目惊心:

  • 时间错位:区里禁令生效9个月后,镇领导仍在违规决策;
  • 监管真空:资金长期滞留村级账户,无审计无督办;
  • 信任危机:村民屡次投诉无果,“找谁都像踢皮球”。

“表面是退款,实质是清理一项不合时宜的制度,清偿基层治理的‘信用欠账’。”回龙镇现任党委书记陈远志直言。2025年2月21日,廖云聪终于拿回1万元。截至报道时,8.2万元全部清退完毕。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基层政策“人走茶不凉”的顽疾

这场闹剧暴露基层治理三大痛点:

  1. 权力惯性:落马官员的“粗暴政策”未被系统性清理,变成“僵尸条款”;
  2. 监督失灵:村级资金游离监管之外,乡镇对政策落地“睁只眼闭只眼”;
  3. 信用损耗:群众反复维权挫伤政府公信力,演变为干群关系的“裂痕”。

专项整治与制度重构

大安区纪委监委以本案为切口,启动全区专项整治:

  • 举一反三:各乡镇全面排查违规收费项目;
  • 制度重置:明确村级资金动态监管、政策清理机制;
  • 透明承诺:设立“急难愁盼”问题直通渠道,重塑服务理念。

结语:清退8.2万,补上基层治理哪块短板?

保证金退了,但回龙镇的教训仍在回荡:当政策制定者沦为阶下囚,其遗留的“权力遗产”如何及时清算?当村民的维权路走了三年,基层监督的哨卡何时前移?这笔8.2万元的“信用债”,还需多少制度补丁才能彻底偿还?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