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汕头英雄吴秋钟的37载侠义人生:在泪光中凝视平凡英雄的背影

时间:2025-08-12 18:15:00

8月的汕头濠江,湿热的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悲痛,吹进广澳街道溪头社区那间新刷了白墙的老宅,只是37岁的吴秋钟再也不会推开这扇门了。这个年轻的生命,为拯救素不相识的溺水父女三人,永远沉眠在了海南万宁那片惊涛之中。

汕头各界暖流慰藉吴秋钟家属

连日来,吴秋钟舍己救人的细节通过媒体报道逐渐清晰,而他生前的点滴善举,也让“英雄”二字有了血肉的温度。蹲守采访的过程,既是新闻职责所在,也是所有媒体人与英雄家属同悲共泪的情感共鸣。

在众多乡邻、亲友口中,吴秋钟的善行早已是常态:堂弟记得他买光卖菜老人的剩菜只为让其早归;同学提起他默默为病重同窗发起捐款;三伯含泪说起他自费带长辈跨省求医的往事;广西凭祥市潮汕商会的伙伴也感慨他只要路上见到纠纷总会主动上前调解。

这些碎片拼凑出一个“但行好事”的普通人形象——他的英勇并非偶然,而是37年赤诚的必然。只是现在,这个总惦记别人病痛,“眼里永远有别人的难处”的“热心肠”,再也听不见亲友们的呼唤了。

吴秋钟的二伯吴娘杰瘫坐在椅子上,粗糙的手指反复摩挲着家族合照里侄子的笑脸:“今年清明节,是他最后一次回家,因为没有来得及收拾自己的屋子,他跟往常一样,吃住都在我家……”话音未落,屋内亲友们的啜泣再次连成了一片。

8月10日,万宁市授予吴秋钟等5人“见义勇为积极群体”称号。汕头市、濠江区和广澳街道等相关部门迅速赴海南协助相关善后事宜。8月11日,汕头各界暖流汇集到溪头社区,用大爱温暖着吴秋钟家属们悲伤破碎的心。

记者留意到,当饱含敬意的慰问金被郑重递交到吴秋钟父亲手中时,信封上仍凝着未干的泪痕。现场,吴秋钟母亲瘫在亲属怀里,声嘶力竭地喊着“我的儿啊”,声声悲鸣刺穿了在场每个人的心脏,连见惯生死的记者都无不别过脸去抹眼泪。

8月12日,吴秋钟的遗体归乡时,老宅新刷的墙壁映照着这个家庭猝不及防的离别。那些他扶过的老人、调解过的纠纷、捐赠过的同窗,无不在用潮汕人特有的“厝边头尾”伦理为他“守灵”。

作为记录者,我们常追问英雄的意义。如今,吴秋钟的故事给出了答案:侠义不在惊天动地,而在日常的每一次伸手。他的生命定格于海天之间,却以另一种形式延续——被救者于先生哽咽的“来不及说谢谢”,成为对全社会最沉重的安全教育课;而那片曾吞噬英雄的海域,也将因他的光芒,让更多人敬畏自然、珍视生命。

文、图 | 记者 赵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