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创新“五富”机制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5-09-08 16:05:00

笔者昨日获悉,今年以来,仙游县积极探索推行专职组织奔富、抱团项目致富、市场合作创富、政策激励助富、成果共享聚富等工作机制,推动基层连村成片、联产构链、组团发展,以“五富临门”实现“兴产奔富”取得显著成效。

专职组织搭建奔富“项目部”。仙游县在不打破原有行政区划、不干预具体事务、不改变三资管理的基础上,整合93家警、银、企、协、校、所等驻地及结对单位,并选派208名“一书记三大员”等力量下沉至片区,组建项目临时党委,强化产业发展引领。目前已成立共富开发投资公司等15个企业平台,引进姚明织带集团、新协胜鞋业、石狮服饰等14家第三方企业,分别承担资金运营和项目管理等职能,推动发展要素高效集聚。同时,延伸设置36个职能机构、功能型党支部和服务队,实现片区组织体系专职化、实体化运作。

抱团项目培育致富“土特产”。该县重点围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推动跨村产业抱团发展。善化里、木兰湖、薯香、钟米、峰盛等片区分别实施千亩文旦柚、羊肚菌、淀粉加工、钟山大米和枇杷园等特色农业项目。部分片区还依托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富农工场”。善化里片区与新协胜等企业合作建成3个鞋服生产“富农工场”;木兰湖片区通过集资入股重点项目实现稳定收益。此外,天马片区整合红色文化、山水资源打造连片文旅项目,“一路共营”片区集中打造宋韵主题露营基地“溪缘谷”,实现旅游资源联动开发。

市场合作构建创富“倍增器”。仙游县积极构建“产加销”一体化链条。木兰湖片区建设300亩羊肚菌产业基地和加工“富农工场”,打造“社乡有礼”品牌,以全链运营提升村财与村民收益。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改建“富农工场”,引进手工订单,实现企业、集体、村民“三增收”。善化里片区改造原大济镇印刷厂、文殊小学建成协源、文殊“富农工场”,预计年产值达55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90万元、就业340人。同时,推动村社合作经营。薯香片区与仙游县供销社合作成立“瑞朝尊”“瑞丰薯”等企业,推动线面、淀粉等产品远销海内外,新增村集体收入14万元、岗位40个。

成果共享放大聚富“附加值”。各片区依托抱团项目资源建设“善富学院”“柚乡党校”、山间课堂等教培机构,累计开展就业培训21场、1165人次,有效提升农民就业技能。针对“空心化”问题,推动建设集中式党群服务中心。凤山片区整合医共体分站、文体服务与便民办事功能,有效服务辐射片区内村庄。此外,通过构建“片区—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单元党员联系户”四级组织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自17个片区成立以来,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4%,初信初访总量同比下降11.7%,到省市上访比例下降20.1%。(黄丽颖)

来源:湄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