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创大赛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

时间:2025-08-25 15:04:00

本报讯 “建行杯”第九届浙江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决赛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大赛聚焦新产业新业态,设置农产品加工和乡村休闲旅游两个赛道。来自浙江省各地的67个优质“农创客”项目经过激烈角逐,6个项目晋级进入决赛环节。决赛当晚,各项目参赛者现场进行路演,展现将农村风景、农业丰收转变为共同富裕美好前景的生动实践。

  决赛现场,选手们通过项目视频展示、现场介绍和问题答辩,综合展示了项目的核心逻辑、运营思维和创业成果。在农产品加工赛道,参赛者吴华君带来的“养生茶撬动新市场”、张黎的“‘自’在好茶‘链’未来”以及程家馨的“杨梅酿,‘醉’美产业链”等3个项目充分体现了浙江省“土特产”发展的活跃现状以及“土特产”人才的创新活力。其中,“养生茶撬动新市场”项目通过研发养生茶饮,带动林下经济发展,惠及农户;“自”在好茶“链”未来项目打造龙井茶新式茶饮供应链,解决龙井茶全产业链问题,促进产业分工,带动茶农共富;“杨梅酿,‘醉’美产业链”以杨梅蒸馏酒为基酒打造纯正杨梅酒,大量收购杨梅原料,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项目各有所长,但参赛“农创客”突破“土特产”发展瓶颈、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初心相通。吴华君讲述道:“在我们当地,很多老爷爷、老伯伯,他们都用庆元话喊我‘囡囡’。我与他们一起扛着锄头上山劳作,每天能为他们每人发200元左右的工钱。”在丽水市庆元县岭头乡,通过流转荒地,吴华君负责的项目已经给村集体创造了约45万元收入。“我们通过发展新式茶饮项目,累计收购茶叶300万斤,带动茶农1万人,人均增收3000元……我们想为传统农业企业、农产品企业提供一条可复制、可实现的道路,核心点就是将非标产品标准化、标准产品品牌化、品牌产品供应链化,通过数字化加工,真正把传统农业企业转化为标准的食品企业。”张黎表示。“之所以想做杨梅酒,是因为杨梅鲜果销售周期很短,物流、保鲜等因素也对销售条件有所制约,而余姚的杨梅种植面积又非常大,容易产生严重的浪费现象。”程家馨表示,“通过制酒项目可以辐射周边大量农户,将他们的杨梅收购过来,实现兜底销售并用于制作杨梅酒,从而减少浪费。目前,除了消耗自家果园的原料外,还在大规模收购杨梅。我们设有工坊,通过土地承包、雇佣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大规模收购鲜果等方式,已累计收购杨梅3500吨,价值达800万元。”

  最终,农产品加工赛道的“养生茶撬动新市场”与乡村文旅赛道的“窑里青年文产赋能整村运营模式”获得一等奖。

  赛事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农产品加工赛道评选的项目为围绕做好“土特产”大文章,以当地优势特色农产品为原料,应用新技术、推广新装备、开发新产品的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创业项目。同时,优先推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利用数字技术改造农产品加工流通全环节、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的创业项目。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是重要力量。此次赛事也为“农创客”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程家馨说:“参加这次比赛让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农创客’,看到其他企业的发展优势、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我和不少参赛者都成了好朋友。”青年一代“农创客”们同频共振,将共同在浙江省农业农村创业领域发光发热。

  据悉,自2017年以来,浙江省已连续9年举办农村创业创新大赛,经过9年的打磨淬炼,赛事累计挖掘提升农创项目1600多个,已成为该省推动农村创新创业、赋能“农创客”成长的“金名片”。目前,全省已累计培育“农创客”超9.4万名,其中90后、00后超半数,创业领域涉及“土特产”全产业链。“农创客”已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江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