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溺水而失去生命,农村儿童的死亡率是城市儿童的5倍。7月25日正逢世界预防溺水日,广东省中小学游泳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发布了全新的广东省儿童防溺水方案,重点介绍“体育欢乐梦”农村水上安全知识推广计划(以下简称“水上安全计划”)取得的突破。

鉴于全球每年溺亡人数接近40万,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于2021年通过首个全球预防溺水决议,将每年7月25日定为世界预防溺水日。同年,广东省教育厅设立广东省中小学游泳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将防溺水列为该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
该中心主任黄波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广东的防溺水形势和全国一样,农村儿童的溺水死亡率远高于城市儿童,尤其是广袤的粤西山区,水系复杂、河流交错,湖泊星罗棋布,这给防溺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该中心联合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等社会力量推动实施“水上安全计划”,经过几年的努力摸索出“政府主导、公益助力、高校支撑”的协同机制以及“移动泳池送下乡+师资培训进校园”的双轨模式。

“水上安全计划”目前已在云浮、茂名、清远等多个地市推广开来,其中云浮的山区防溺水工作所取得的突破尤其显著。该市依托华南师范大学构建防溺水师资培训网络,通过两期的专项培训培育出150余名有防溺水资质的游泳教师。形成长效的教育机制后,防溺水课程覆盖至市内多所中小学,至今云浮市已有6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防溺水教育,3562名学生基本掌握游泳技能。今年,云浮市进一步推进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游泳课,帮助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和自救自护方法,5月以来已组织学生游泳公益培训、防溺水教育28场次,开展防溺水演练386场次,建设校园游泳池13个。

新的广东省儿童防溺水方案最后总结道,“水上安全计划”使用可拆卸、易运输的移动泳池,突破了防溺水教育中学校泳池设施匮乏的瓶颈,建立了“理论+实践”、“陆上+水上”的课程体系,通过水上安全知识讲座强化风险识别能力,以漂浮站立、绳结救援等实操训练提升生存技能,实现了防溺水工作从被动围堵向主动疏解的转变。
文|记者 梁劲松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