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藏品200余件,价值上亿元!郑州航空港有个黄花梨博物馆2025-05-18
观展无障碍 更有获得感2025-05-12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通讯员 林婷婷/文 实习生 林志楠/图、视频
在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银河办事处的美创国际科技产业园内,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便是由本地收藏家安东楼创办的沉香黄花梨博物馆。
5月16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这座博物馆,感受“木”之独特魅力。
“好香!”进入展厅,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木质香气。一块长40厘米、高60厘米左右的原木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块沉香大概重7斤2两,这样的规格和品相是能够展览到国家博物馆的。”安东楼告诉记者,沉香是树木受伤后分泌的树脂经百年凝结而成,是‘沉檀龙麝’四大名香之首,不仅可制器,还能入药安神,在以“克重”论价的市场上,这块大型沉香的价值不言而喻。
展厅中央,陈列着一棵高约4米的黄花梨树,木质细腻,光泽温润,“这是海南的老料,树龄有几百年。”安东楼说,黄花梨木生长缓慢,明清时期便是皇家御用木材,“一寸黄花梨一寸金”的说法流传至今。
记者看到,200余件黄花梨与沉香藏品在展厅内错落陈列,既有明清风格的雕花桌椅、笔筒砚台,也有形制古朴的摆件和原木,尽显文化底蕴。
谈及创办博物馆的初衷,安东楼告诉记者,“喜欢收藏这些东西已经20多年了,投入了上亿元,现在黄花梨和沉香如此稀少,我想通过体系化陈列,让更多人看到并了解这些珍贵文化遗产,同时也希望可以找到更多志趣相投的人。”
这样一座布局讲究、藏品丰富的博物馆,其落成绝非一蹴而就。
“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得到港区党群工作部等多个部门以及银河办事处的持续指导和鼓励,这些支持让我有了更足的信心,也是让我坚持下去的理由。”安东楼说。
近年来,伴随“文博热”不断升温,民间文博力量持续汇聚,郑州航空港沉香黄花梨博物馆即是其缩影。数据显示,河南共有博物馆400余家,其中三分之一是非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特色,有效弥补了国有博物馆在满足百姓文化生活服务供给上的不足,避免了形式上的“千馆一面”,已成为河南省博物馆事业中的重要力量。
为保障非国有博物馆可持续发展,2015年3月20日,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在法律层面明确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地位和属性,提出在设立条件、管理监督、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国家对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二者拥有“平等身份”。
据了解,除沉香黄花梨博物馆外,郑州航空港还有手机博物馆等多个非国有博物馆,为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多元化展示历史文化底蕴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