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场去,到一线去!
深入现场,才能近距离察实情、获真知、谋良策;扎根一线,才能让报道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5月2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和透明的法治环境、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春天出发,向“高地”奔赴,“中国‘企’示录——2025民营经济大调研”派出数十名全媒体记者,历时两个多月,深入广州、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杭州、西安、苏州、合肥、成都、武汉、长沙等12城,观察、记录,对话、思考,细剖典型案例,深挖腾飞“密码”,解码“独门绝技”,用脚步丈量神州大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奋进足迹。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信心动力。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行”中看见“新”的力量,感受“进”的动能。
看“新”潮涌动——
赛力斯超级工厂内,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机械臂在不停旋转、伸缩,快速完成汽车生产、下线、检测;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展厅内,智能仿生手流畅弹奏《大鱼》、挥毫写下毛笔字;在云深处科技,机器狗原地起跳、翻身,敏捷地爬上镂空楼梯,令人啧啧称叹……“新”风扑面,“新”意盎然。一家家民企活力迸发,正是对“爱拼会赢”的生动诠释,正是中国经济韧性与潜力的鲜活体现。
看“各显神通”——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民营企业茁壮成长,离不开营商环境的“阳光雨露”。“善贾者”杭州,让互联网产业“长”出全球高度;“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理念,让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从光谷“芯”到车谷“链”,武汉的高科技民企带着“中国智造”扬帆出海……民营经济向新向好,背后是环境向优,是“科创陪跑人”牵线搭桥,是“8分钟让政策承诺变成账户余额”,是“超常规”举措、“超常规”保障、“超常规”引导,是各地千方百计、用心用情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的实干身影。
看热气腾腾——
“这里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很发达,千行百业都有……希望大家首选广州,总有一个行当能够适合你、成就你。”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广州是全国民营经济最早崛起的区域之一。继往开来,广州出台全国首部城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地方性法规,率先实施“产业版”营商环境改革,持续深化“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全力打造民营经济最佳发展地、民营企业最佳成长地和民营企业家最向往的地方……立足广州看广州,跳出广州看广州,我们看到民营经济和千年商都共成长、相促进,看到民企的创新基因与城市的包容开放相互映照,看到市场活力与政策创新同频共振,看到一方干劲十足、斗志昂扬、潜力无限的热土。毫无疑问,民营经济在广州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民营经济活则全盘活。即日起,“中国‘企’示录——2025民营经济大调研”系列全媒体报道,以鲜活故事展现民营活力,用一线视角呈现巧思创举,以期对广州民营经济发展有所助益。乘势而上、乘风破浪,广大民企必将画出向“新”向“高”的上扬线,广州民营经济必将迎来一个百花齐放、万木争荣的崭新局面。
广州日报评论员:夏振彬、皇甫思逸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